德国《商报》写道:中国的共产主义者现在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胖得都不愿动了,以致于迈不出改革的步伐了。习近平一年来只是讲了不少共产主义的套话,最近,他还让电视播放了他接受省级领导"自我批评"的镜头。可能他也知道,这一统治方式是最不现代化的了。自他掌权以来,中国并没有向法治和分权迈进,而是多了许多进行曲和飘扬的红旗。习近平发布的信息大体是,"继续象现在这样干下去。"但中国其实迫切需要现代化。过去的经济繁荣方案早已不适合现在了,因为多建化工厂、钢厂和塑料厂的经济发展模式今天已不适用。中国的自然环境已到了承受不了的地步,而且老模式带来的巨大生产过剩也成为社会负担。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广泛的创造力。但中国却进入了一种不思改革的僵化状态。就因为前四年经济高度发展,大部分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共产党基层和中层都感受不到改革压力,开始阻碍高层的改革措施了。其实,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政治参与权,更大的创意空间,更多的言论自由。李克强本来是一个可以引导中国走出这一步的人,因为,作为经济学家,他本人早就考虑过要让各种自由力量得到发展的空间。但李克强在很大一部分党员的眼里显得太西化、太时髦。虽然胡锦涛曾希望李克强接班,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让无聊的习近平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李克强只好做第二把手了。根据习近平一年来的表现,习近平只是个做做样子的改革者。三中全会预告改革的雷声虽然很大,但人们不必抱太大的希望。
《维也纳日报》认为:习近平唱响了"中国梦",结果,中国这一年就这么梦来梦去,把大好光阴全梦掉了。自毛泽东之后,各届领导人都把他们的政治追求浓缩在一个很短的口号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连许多党内人士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胡锦涛的"经济发展观"和"打造和谐社会"倒是容易明白,只怕难以久留。而习近平的"中国梦"却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都没有什么关联,给人的似乎不是什么信息,而是灵感的启发。根据目前情形,中国有很大一部分民众以及知识分子都愿意看到中国民族重又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中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尚不清楚,但习近平要为中国赶超美国出自己的一份力却是通过"中国梦"三个字说得明明白白。
《世界报》认为:习近平口里说的是改革,实际上指的是权力。自上台以来,习近平想尽一切办法系统性地稳固自己的权力。通过反腐、整风和重新意识形态化运动,习近平获得了各方尊重。但各种引发改革希望的预告后来都被证明是假新闻。上海自贸区并没有取消网禁,自贸区有什么好处也模糊得很。外国投资商本来期望能获得更好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但这一期望远远没有实现。有关中国金融改革和货币兑换自由的设想也都破灭。习近平貌似改革者,但似乎更是一个拥有正统左派思维、紧跟毛泽东的国家民族主义者。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