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中国茉莉花革命: 红卫兵进军鬼节 文革阴魂不散?

中国茉莉花革命
原网站受到恶意攻击,暂时回归博客。第二代新网站正在建设之中。 
Learning HTML & CSS shouldn't be difficult.

Master Trainer, Mark Lassoff, will teach yo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create a creative and professional web site in 4 hours.
From our sponsors
红卫兵进军鬼节 文革阴魂不散?
Nov 4th 2013, 18:43, by 茉莉花义工

一群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以红卫兵的形象出现在纽约万圣节夜晚的化妆游行中。狂欢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争议-—这是不懂历史的炫酷还是批判的反讽?
Screenshot der chinesischen social media-Seite Weibo
(德国之声中文网)11月初,一组来自美国纽约万圣节游行的照片在中国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群中国年轻人身穿草绿色军装、戴着军帽和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红袖章。一些女生还把脸涂成惨白的颜色,加上夸张的血迹,有人手中还举着"红宝书"。他们在镜头前兴致勃勃地摆出姿势,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类似的照片在网上引起议论纷纷。新浪微博上的不少网友对这种尝试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暴露了今天年轻一代的无知和浅薄。@花香满径质问: "那些扮红卫兵跳忠字舞玩笑娱乐的年轻人可否真的知道红卫兵时代的灭绝人性的罪恶?"@迁客海上批评道:"中国留学生扮红卫兵过万圣节,这和穿着党卫军制服有什么区别?无聊当有趣,无知当噱头。"@劉海韻Harry也认为:"扮红卫兵是对历史的无知!把民族的灾难当成很酷的事情!等于是去黑人社区扮演3K党!"
阴错阳差的批判?
但也有不同意见,余昊Simon在新浪微博写道:"国外留学生扮红卫兵。寓意深远,讽刺辛辣。在那疯狂的岁月里,红卫兵何尝不是索命的僵尸,食人的厉鬼?!"祁连狼在和讯的博客上更是认为,其实中国留学生们在万圣节穿着红卫兵的着装走上纽约街头,也是一种反思。"更包含了一种对当年红卫兵所扮演角色的批评与批判。红卫兵走入万圣节,这样的"阴差阳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反讽,……红卫兵当年以'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为己任,穿越到今天,却和纽约的各路"牛鬼蛇神"一道狂欢……而在这巨大的历史反差中,我们也不难悟读到中国新一代的批判精神。"
Kuerbisse mit ausgeschnittenen Fratzen leuchten im Dunkeln am 22. Oktober 2003 in Lufkin, USA. In der Nacht vom 31. Oktober zum 1. November feiern wieder viele Kinder und Jugendliche Halloween. (AP Photo/The Lufkin Daily News, Joel Andrews) ** zu unserem Korr **万圣节闹鬼,不必当真?
中国知名的教育和文化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对于"留学生穿红卫兵服装参加万圣节"这一单一事件,人们不好妄加批评,因为不清楚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心理,是恶作剧还是一种有意识的纪念?但他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值得注意的的大背景是,中国的大部分公众,包括青年学生对文革历史处于无知状态,对文革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知。"在中国的社会传播和教育中文革是一个禁忌,没有公开的讨论,包括电影也很难展现这段(历史)。这是非常可笑的。正因为我们对历史采取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容易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娱乐与猎奇
杨东平认为,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对文革这段历史娱乐化、商业化造成了一种畸形的导向:"在国内把文革和红卫兵作为一种商业形象来传播,来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比如文革主体餐厅,就非常普遍。文革这段历史和记忆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算,只是把它当作'好玩'的一段历史。"
官方的宣传对这种倾向也予以附和。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包括刘翔在内的中国田径队重点运动员,为备战2015年北京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井冈山进行为期一周的"红色教育"和军训,队员和教练员一起戴上红军帽、穿上红军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是赶怀旧的时髦呢,还是真希望选手们受到"革命精神"的激励?
中山大学哲学教授袁伟时也认为,对年轻学生化妆"闹着玩"不必太过认真,而如果真的有"年轻人调侃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也并不奇怪。真正让这位历史学家担心的是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吹捧文革"的态度。文革的历史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是一个空白,而真正能指点学生获得较为客观全面的信息来源,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判断的教师则很少。但一个值得肯定现象是:"在国内的很多网站和历史频道上,有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真实内容。对有争论的问题,尽量用各种史料将真实的情况如实地反映出来。我想这个潮流是什么人都挡不住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