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发出了公报,听取讨论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工作报告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发出了公报,听取讨论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随即对三中全会的公报进行的整体评论,指这次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观点。
值得各界关注的是全会的公报中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可以看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路逐步显现,亦可能反映国内外的形势比较严竣。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制中国建设,强化全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以上都是中国未来5至10年改革上的整体大方向。
公报中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接受BBC访问对公报进行解读时表示,虽然未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内容,总的目的一定是维护政权的安全,维稳为前题,估计是包括对外及对内的机制。
早前已有媒体报导,中国在酝酿成立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即把原本的国家完全委员会扩大,把公安、武警、司法、国家安全部,解放军总参二部、三部,总政的联络部、外交部、外宣办等部门全部统和成一个大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落实农民农村改革
另外,三中全会的公报又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张鸣认为,这里比较明显清楚表达了透过改革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有退出权等问题已经讨论了一段較长时间,从公报中看到改革的眉目,反映这次全会已经看到农民及土地改革的需要。
国企地位不变,未有改革方向
在公报中提到,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向BBC中文网表示,由此看到国企的定位未变,料国企改革只在机制层面而非体制层面改革。
张鸣亦认为,未来行政体系的改革将落实进行,厘清市场及政府的关系,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完全没有提及国企的改革方向,这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建立现代市场制度是不可能不提及国企改革,这是存在很大矛盾。他个人原本期待三中全会后中央将对国企改革有较大的力度,如果按目前公报的内容,估计大力改革国企已经不大可能,料可能在现阶段可能仍面对阻力,为保政权的稳定,暂时只是原地踏步。
降低更多投资门檻限制
全会公报又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分析认为放宽准入意思是降低更多的门槛限制,以前是让不让干的问题,今后可能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干好的问题,至于自贸区和内陆延边开放依然是中共元老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延续。
同时明确了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至于什么税种,相信日后将逐步公布。公报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分配、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